首页 |
一、监管利剑出鞘,中药饮片企业“委屈”不小
近几年来,中医药领域相关改革措施接二连三,步步推进,进展迅速,成绩不小。
这方面尤其是中药材市场、中药饮片督察方面,“动静”特大,查处、曝光、吊销……,一系列的“利剑出鞘、飞检”行动,涤荡了多年行业淤积的顽疾沉疴。
也由此,当前很多中药饮片企业似乎如同惊弓之鸟、“人心惶惶”,不知道哪根才是最终“压死自己的那棵稻草”,好像总有太多的“话语”要讲、要诉,甚感委屈不小!
那么,中药饮片企业当前都有那些亟待要倾诉的“委屈”呢,现在让我们扒一扒:
二、染色、熏硫、增重、掺杂使假方面的委屈
都是产地、市场商干的,不是我们的错!进货方面一个疏漏,防不胜防,就让这些“李鬼”冒充“李逵”蒙混过关。
确实,很少出现有哪家饮片企业傻到自砸招牌,朝自己生产的产品里面去掺杂使假的现象。但是,只要认真负责的去做,初步验货入库就是不去经过仪器检测,如果聘请的“老药师”经验丰富的话,仅靠传统的识别经验“手摸、口尝、眼观、鼻嗅”,这些“假李逵”仍有很多难逃法眼的“短板”。
最后实在辩识、分析不出的部分,再把仪器“请”出来,一切各项检测让化验结果”说话算数”不就行了? 。之所以没有这么做的原因,应该是以下几条情况使然:
1、妄自托大,心存侥幸,漠视行业相关约束条例存在,简化入库程序,不曾化验就允许放行!致使与药典各项不符的“李鬼”们通行无阻,登堂入室。
2、进货批量太少,对照品、化验费用又过于昂贵,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检测,企业微薄利润将被挤占,造成销售上缺乏价格优势,故此,各项检测方面自欺欺人,能省就省,得过且过,不愿遵循正常程序进行全面检测化验,造成最终质量优劣不等、混乱不堪,被监管查获,得不偿失、因小失大。
3、纯属外介入挂靠、走票形式,产品生产、销售虽在自己企业名下,但其实属于允诺他人挂名在厂外进行“包装” ,造成“将在外,不受君命所限”局面,导致企业出现“放任自流的盲管状态”——最终,贪小便宜吃大亏,被他人搬起的石头,砸中了自己的脚!
——以上情况,不算委屈,只能算自作自受,应该吸取教训,尽快“改邪归正”才好。
三、中药材产地情况复杂,导致源头药材“来源不均一”的委屈
中药材种植源头情况复杂,纵是杜绝非道地产区货源购进,买的都是道地产区药材,有时也会因种植地块不同、生长所处海拔高低、阴坡(山北坡)阳坡(山南坡)质量不等,或采收期时令不一等等实际情况出现质量问题。
这些在产地本来属于千家万户的药材,优劣不等,鱼龙混杂,经一些收购商贩集中聚拢后,几经周转,通过相应渠道供到厂企,最终会因药材“来源不均一,不可能每根药材都检测”导致出现:企业检测各项要求是合格的,监管部门莅临抽检又是不合格现象。
——这个,确实有点委屈,怎么办呢?,在源头药材尚没有集约化、基地化、规模化完善解决之前,二次雄起的GAP还在初步推行阶段,当前监管方面又愈加严格,产、需质量保障环节衔接一时难以对称的现实面前,行业各方一片“喊打”声中,企业左右为难之际,当前生产方面只能选择两个办法:
1、争取在原材料方面,不假以他人之手,亲自到产地采购一线货源,或没有质量把握的品种暂时宣告:“停产不进、缺货断供”。
2、硬着头皮进货,千挑万选把关,决不能因小失大,招致一招有失被查,全盘皆输的局面。
——当前,行业很多中小饮片企业确实也是这样做的,申请了5—6百个可生产品种,目前正常维持生产的多是“容易检测合格”的两、三百个药材品种,其方法当前已成各饮片企业避险趋势。
四、成分含量、浸出物、灰分……等检测项目方面亦是“委屈”多多
至于因为成分含量、浸出物、灰分、重金属、农残、性状等方面被监管部门查获,很多饮片企业更是“委屈”到“衷肠”难诉: “这些药材,又不是“统一码号”的鞋样子,都是在地里自由生长的草草棒棒,又怎能做到全检一致通过,太有些强人所难了吧!”
——其实,朝细了去说,这方面也是“委屈”与“咎由自取”参半,没有什么好讲的。
一般来讲,只要是道地产区的药材,若是采购员在行业浸润的久了,靠着日积月累、见多识广的从业经验,也是能有所把握的。不去采购提前或延迟产出品种,只去采购那些采挖季节时令正常的药材,基本成分含量、浸出物都能过关,并无大碍。
例如:在采购的时候,依然可以利用前面所讲的““手摸、口尝、眼观、鼻嗅””另一版本“察颜观色”进行综合判断,从直观上分析某些品种的内、外在质量,就能揣摩出其中奥秘真谛一、二。
象淫羊藿药材,以甘肃陇南产为例:外观多呈青黄色,观之、握之手感革质样,放于舌尖苦重微涩,其淫羊藿苷就够。
象麦冬以四川产为例:外观肥润饱胀,肉厚粘甜的成分含量、浸出物可保无虞。
象龙胆药材,以云南产为例:手握质感硬实,不泡不虚,断面中心木部黄或白色、肉质皮层呈角质样,根粗条壮的成分含量、浸出物就高……等等。
至于“灰分”方面,相信大家心里也有一杆秤:某个产地产区的某个药材品种“灰分”检测经常超标,不易合格。
某个道地产区的某个品种,品质极为优良,含“灰分”很小、检测容易合格。
——这些道道,整天摸爬滚打在行业领域的“老采购”心里难道一点数没有?有时不愿主动选择的原因,主要是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,价格上不想就高而选择就低,均是“利益为大”的思想在作祟,于此方面,盘算最多的就是如何节约原料成本,结果落了个成本节约事小、被查曝光事大的“失算”结局。
重金属和农残方面,也是有一定可防范性踪迹可寻的。例如重金属,那些厂矿林立、水源、空气、土壤被严重破坏的重工业污染区域种植的药材尽量别买。就是非污染区,购买药材也不要贪图便宜。
像农残方面,人参这个品种,产地、市场都有低残货源明码标价,决不能因为价格高低一点而放弃原则胡乱购进高农残的人参,导致出现得不偿失的“失火挨板子”后果。
就是产于沿海附近的的海螵蛸,由于内海污染严重,亦要争取购进从外海过来的货源才是,以防重金属超标带来无尽的麻烦。
还有药材性状方面,原药材上,只要放弃不去购进“天南海北、南辕北辙”胡乱种植的非道地药材,坚持用道地产区的道地品种,药材内在性状结构层面一般就很少出现变异现象,制成饮片也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,炮制加工程序请按规范进行,否则,胡乱“动刀”,切制出的饮片外观性状不符,也一样等于劣药无疑。
总之,基于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考虑,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,以上所有的“丰富经验”也只能是把握“质量”的参考辅助手段,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仪器做主、以检测数据说了算。
五、中医药领域,讲“委屈”的时代过去,讲“质量”的时代来临
那么,除却以上诸多原因,还有那些问题属于中药饮片企业的委屈呢?
有时,不是不想检测化验,而是需要检测使用的某些对照品,市场经常断档很难买到——这个,确实是一个目前行业普遍反映的问题,值得相关部门理解、跟进解决才行。
有时,是客户催货太急,在产地、市场实在选择不到合适的原药材可以加工,企业无米下锅,实在没办法,就凑合着用了。
——这个只能是企业“自圆其说”的理由,监管不吃这一套,拿钱治病的患者更不会选择原谅,所以,我们的中药饮片企业,要想真真正正、实实在在去做事,并有心做大、做强,于此“各种委屈”方面 ,还是少一些理由,多一点面对,用心励志改革,认清形势才是王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