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

The 32nd China (Guangzhou)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4

2024年6月14-16日

广州•广交会展馆
& 首页 » 媒体中心 » 行业资讯

进口大米涌入 中国粮企“品牌短板”问题凸显

时间: 2014-08-12

“眼看着又到插秧种稻的季节了,但我们去年底生产的大米还有200吨没卖出去,大家心里都很着急。”近日,南京栖霞区桦墅村的村民纷纷表示。村民所种的大米品种为“南粳46”,曾在全国粳稻米大会上被评为“中国金奖大米”。由于缺乏现代化的销售经验和专业组织团队,大米的销路成了村民的难题。

    记者从一家大型民营粮食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,近期国内稻米整体平稳,东北粳稻稳中趋强,南方籼稻弱势运行,由于进口大米量大价低,稻米市场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。

    进口大米抢占中国市场

    近期,无论是“大米换高铁”项目在一系列波折之后传出将继续执行的消息,还是全国多地海关破获的大米走私案件,都与中国不少地区屡屡出现的大米滞销事件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    业内人士表示,由于国家对水稻有补贴以及收储政策,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近年来一路上涨,而大米价格波动则由市场调节,在大量进口低价大米的冲击下,国产大米尤其是南方籼稻将长期面临下行压力。

    进口低价大米与国产大米间20%以上的价差,对长期处于低利润水平的大米加工企业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。据记者了解,由于中国对大米每年仅有532万吨的配额管制,而其中市场主要需求的长粒米配额只有一半,这样的进口供给相对于庞大的需求而言远远不够,这也造成了大米走私和私下交易的猖獗。

    大量台下交易的进口大米也对中国大米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。据相关市场调研信息显示,进口低价米除直接供给工厂、学校以及食品加工企业外,有较大部分以搀兑的形式进入普通居民消费市场。将低价进口米与国产中低档大米搀兑销售,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盈利的潜规则。而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别其中的差异,对整个籼稻销售甚至北方粳稻米销售都造成了巨大冲击。